来源: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
“1927年8月1日辽宁飞豹队迈出重要一步,争夺胜利,南昌起义一声枪响辽宁飞豹队迈出重要一步,争夺胜利,宣告了人民军队的诞生辽宁飞豹队迈出重要一步,争夺胜利,掀开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崭新篇章。”7月22日清晨辽宁飞豹队迈出重要一步,争夺胜利,一位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小女孩,手挽着奶奶的手,站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铭记光辉历史 开创强军伟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序厅,朗读着红墙上投影的展览前言。
7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铭记光辉历史 开创强军伟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上,解说员在为参观者讲解。才扬 摄
这面红墙上镶嵌着“90”造型,穿过门洞,一枚巨型“八一”军徽矗立着。4800平方米的展厅里,以时间为轴,再现90年来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走过的光辉历程、建立的丰功伟绩,充分展现了辽宁飞豹队迈出重要一步,争夺胜利我党我军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培育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生动展示军队建设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
7月27日至10月31日,展览将正式对公众开放,观众可以免费参观。
8个部分浓缩人民军队90年
观众在展览上参观。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每十年,军博都会举办一次大展,铭记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与往届大展相比,此次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展览从“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诞生成长”“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保卫人民民主政权和建设合成军队”“开创军队建设新局面”“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上阔步前行”8个部分,将我军90年征程中历经的重大战役战斗、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决策过程和重大发展成就、精彩瞬间定格。
在主题展上,观众认真观看记录人民军队发展历程的珍贵史料。孙戉 摄
军博统计,此次展出照片1000多张、文物1300余件、艺术品15件、图表制字58幅、景观10个、视频9个、触摸屏12个,重点设计了“井冈山会师”“论持久战”“攻克锦州”“开国大典”“上甘岭战役”“华北军演”“九八抗洪”“进驻港澳”“大爱无疆”“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以及我军现役主要装备模型展示等景观和展项。除了传统的声光电应用,展览中还在陆海空军武器装备训练模拟等互动项目中使用了3D裸眼技术。
数百件文物首次公开展示
展览用文物说话。驻足在朱德在南昌起义时使用的手枪前,观众透过展柜可以清晰看到短管手枪枪身上刻着“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字样。90年前的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也是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的由来。
孙戉 摄
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是一段真实历史的定格。抗联领导人周保中的东北抗日游击日记、我国第一颗氢弹和第一颗空投原子弹模型、汶川地震抢险救灾战士写在挎包上的遗书、“辽宁”号航空母舰赴南海海域执行训练任务时的照片、改革重塑后新的军兵种标识……一件件展品,娓娓讲述人民军队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有数百件文物是近年来新入藏军博的,此次为首次亮相。还有一些文物则是博物馆的“压箱底”,久未露脸,例如五五式元帅礼服、常服、勋章和证书等。
武器实装彰显强军风采
观众在展览上参观。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参观展览,解放军的精神令人感动。”一位头发花白的观众穿着解放军陆军军装,手拄拐杖参观完展览后,再次回到展览开篇处的井冈山会师的景观展示区,久久驻足。
观众孟小梅在展厅里找到一张照片,拍摄的内容是1984年首次参加国庆阅兵的女兵方队。“这是我,二十岁的我。”孟女士瞬间红了眼眶,“当时大家训练都很刻苦,队伍里最高的超过1米7,最矮的不到1米6,但是每个人迈一步都是75厘米,是不是特别精神。”
展厅里,解放军的精气神儿贯穿始终:从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上甘岭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救灾精神……90年来,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恪守本色,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
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上阔步前行部分,观众纷纷拿起手机和相机,镜头对准武器装备模拟展台的模型。室外武器实装展示区更是成为合影热门区域。歼10飞机、红旗16A防空导弹发射车等十余件展品前,人流不断。一位穿着便服的现役军人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军队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重大步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军人,我很自豪。我们也会不断努力,为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而不懈奋斗!”
相关提示
“铭记光辉历史 开创强军伟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参观时间为每天9时至17时,16时停止发票和进馆。7月26日前为专场参观,7月27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军博表示,提倡预约参观,团体和个人观众均可通过军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自助预约。
主题展览期间周一不闭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